环氧树脂对混凝土中钢筋抗腐蚀性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王成峰,宋刘斌,喻林萍,杨道武 (长沙理工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,长沙 410076) 摘要:用4×4阵列丝束电极模拟研究了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,将钢筋混凝土做不同的涂层处理:空白、 铁丝表面涂抹树脂、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.通过测量铁丝的自腐蚀电位,研究不同涂层方式对混凝土防腐方 面的影响.实验结果表明:只在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是最好的保护方式,它可以使钢筋的腐蚀电位一直处于 钝化范围内,从而保证了钝化膜的完整性.这一结果对防止沿海地区和冰雪融化剂的氯离子对混凝土的破坏 作用有意义,同时可应用于有杂散电流作用的混凝土结构物的防腐蚀. 关键词:树脂;混凝土;腐蚀;丝束电极 中图分类号:O633.13;TG17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2–7304(2008)04–0041–03 当今的大坝、大桥、高楼等基础设施大多由 钢筋混凝土建成,在空气和环境中富含氯离子的 沿海地区和在使用去冰盐化冰的地区,氯离子是 造成水泥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.氯离子对 混凝土的破坏:一方面表现在氯离子可在水泥混 凝土中成盐结晶,体积膨胀,从而使水泥混凝土 开裂;另一方面,氯离子可破坏钝化层,对钢筋 形成点蚀[1].为了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,可 以通过增加水泥混凝土结构本身的密实性(添加 混合物如缓蚀剂)、钢筋表面处理、阴极保护、水 泥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防护以及替代的增强材料 (如碳纤维)来进行.其中,混凝土表面涂层有 效地阻隔混凝土及钢筋与有害物质接触,从而弥 补混凝土多孔性的缺陷,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. 1 材料与方法 将长16 cm、直径为2 mm的铁丝用金相砂纸 逐级打磨,经乙醇、丙酮清洗后,在铁丝表面涂 覆一层环氧树脂,打磨并清洗铁丝的另一端以作 为研究面.取52.5# 普通硅酸盐水泥,按水灰质 量比1︰2、灰砂质量比1︰4混合后搅拌均匀,分 别浇注在3组15 cm×15 cm×15 cm的混凝土浇注模 中.将16根铁丝排列成4×4的矩阵插入混凝土浇 注试样中,行距与列距均为3 cm.插入深度不同, 其中第一行铁丝距离腐蚀液浸入面为1 cm,此后 逐行增加1 cm,至第4行其距离腐蚀液浸入面为4 cm.其试样结构见图1. 将混凝土试样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:空白、 铁丝表面涂抹树脂、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、混凝土与铁丝表面均涂抹树脂.其中,树脂涂料用环 氧树脂和聚酰胺环氧树脂按1︰1的质量比混合 而成. 将试样分别浸泡在质量分数为 2%、3%、5%、 7%、10%、12%的 NaCl 溶液中.采用三电极法, 用 EG&G 283 恒电位扫描仪测量电极极化曲线, 连续测量 9 d,测量周期为 24 h;以饱和甘汞电极 为参比电极,采用 SDC-Ⅲ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 测量电位,将试样浸泡在 3%的 NaCl 溶液中,浸 入面处于同一水平面.每天测量每个电极的腐蚀 电位,连续测量 9 d,测量周期为 24 h. ![]() 2 结果和讨论 2.1 空白试样 将得到的腐蚀电流密度换算成腐蚀速率后, 用Origin软件将它们制成直观的二维腐蚀趋势 图,见图2.图中曲线1、2、3、4分别表示插入深 度为14 cm、13 cm、12 cm、11 cm的四行铁丝的 腐蚀电位变化. 由图2可知:在测量的第一天,铁丝的电位均 小于-0.28 V.根据文献:当铁丝电位在0~-0.28V时不发生锈蚀,-0.28V~-0.40V时存在锈蚀可能, 而小于-0.40V会发生锈蚀.这表明,在浸泡1 d后, 铁丝表面的钝化膜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.电位不断地负移.前6 d铁丝的电位负移程度很 大,而在后3 d则趋于平稳,这主要与混凝土的结 构有关.由于混凝土内部结构很复杂,每块区域 的密实性不一,孔隙数和孔隙大小也各不相同, 使得前6 d每根铁丝受到的腐蚀程度有着很大的 差异性.而随着浸泡时间的不断延续,铁丝周围 的Cl-浓度都达到了临界值,16根铁丝的电位图逐 渐趋于平稳,使得铁丝后3 d的腐蚀电位差距相较前6d的要小. ![]() 2.2 铁丝表面涂抹树脂试样 铁丝表面涂抹树脂试样的电化学测量结果见 图3.由图3可知:在测量的第一天,第一行铁丝 的平均电位就已经小于-0.40 V,铁丝都受到了腐 蚀,而第二、三、四行铁丝仍处于钝化状态.这 主要是由于第一行铁丝离底部的侵入面最近,Cl- 到达第一行铁丝最快,吸附时间也最长,使得铁 丝上的树脂涂层最快被破坏而引起腐蚀.除第二 行铁丝外,其它三行铁丝从第五天开始电位都趋 于平缓,到了第七天,电位都有小幅的下降而到 第八天时又逐渐上升.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:经过几天的浸泡后,铁丝上的涂层逐渐被氯离子 破坏,裸露出的铁丝与周围高碱性的混凝土发生 了碱腐蚀,形成一层保护膜,使得电位逐渐平缓 并有所上升.但由于氯离子的不断侵蚀,混凝土 的孔隙液里充满了游离的Cl-,铁丝上刚形成的钝 化膜又遭到了破坏,使得电位又出现了下降. 2.3 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试样 图4是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试样中铁丝的平 均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图.由图4可知,混凝土表 面涂抹树脂试样的平均自腐蚀电位变化较稳定, 并未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很大的负移,9 d里电 位都稳定在-0.28V以上.比较4个试样可知,只在 混凝土表面涂抹环氧树脂的做法保护性能最 优.这是因为混凝土内部具有高碱性(pH值为 12.5~13), 钢筋处在这种高碱性条件下会发生碱 腐蚀,在极短的时间内钢筋表面迅速形成一层厚 一至几纳米且十分致密的Fe3O4 和Fe2O3钝化膜, 将保护钢筋免遭进—步腐蚀.只有钢筋表面的钝 化膜遭到破坏,钢筋才可能进一步腐蚀[1]. ![]() 2.4 丝束电极中腐蚀电位分布 图5中X,Y轴表示铁丝所处的坐标,Z轴为腐 蚀电位的相反数-E.从图5可知,混凝土表面涂抹 树脂试样的电位分布图波动性最小,除了几根异 常的铁丝外,大多数铁丝在浸泡9 d后,电位值仍 高于-0.28 V处于钝化状态,这是因为混凝土外表 面上的环氧树脂涂层有效地阻止了有害物质的侵 入.混凝土中钢筋钝化膜遭到破坏的机理[2-5],一 是混凝土的碳化(空气中的CO2在混凝土表面逐 渐被Ca(OH)2吸收形成CaCO3);二是Cl-的侵入, Cl-渗透到钢筋周围达到一定的浓度(临界浓度) 时就会破坏钝化膜,导致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.由 于混凝土涂层在混凝土与溶液之间形成了很好的 阻隔作用,阻止了腐蚀介质的进入,使得铁丝一直在混凝土中处于很好的钝化状态.所以,在混 凝土表面涂抹环氧树脂的方式能有效地保护钢筋 不被腐蚀.这说明了只在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的 方式保护性是最好的. ![]() 在测量电位时还发现,涂抹了环氧树脂的试 样电位波动很大,不容易稳定.由文献[6]可知这 与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有关.应用于电 气化铁路、地铁的钢筋混凝土会经常受到杂散电 流的影响从而引起腐蚀.因此,可以将涂敷了环 氧树脂的钢筋混凝土应用于会产生杂散电流的建 构物中. 3 结论 (1)只在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是最好的保护 方式,树脂涂层能有效地隔离环境中侵蚀性物质, 弥补混凝土多孔性的缺陷.对防止沿海地区和冰 雪融化剂的氯离子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有意义. (2)环氧树脂有着良好的电绝缘性,可应用 于有杂散电流作用的混凝土结构物的防腐蚀. (3)丝束电极技术能有效地模拟混凝土中钢 筋的腐蚀状况,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可靠的数据. |
Leave a Reply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